中国总人口超14.11亿 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234

中国官方最新人口普查结果11日出炉。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万人,比2010年增5.38%。其中,广东和山东人口超过1亿人,广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10年来继续低速增长 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综合中新网客户端、大陆央视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性别比为105.07 性别结构改善

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10年来,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中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家庭平均人口2.62人 规模持续缩小

数据显示,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中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60岁及上人口超2.6亿 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数据显示,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中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广东是第一人口大省 人口向发达地区集聚

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为广东(126012510人)和山东(101527453 人)。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

分地区看,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城镇人口占比超六成 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文盲率下降为2.67% 仍有3700余万人

此外,普查数据还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文盲人口为37750200人。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人口增长 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

中国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